了解一下文物古董的区别
2019-06-14
经济的不断提高,我们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的提高,很多人越来越喜欢对文物的收藏。那么在收藏过程中,由于对文物古董的知识了解的之多甚少,导致人们很容易走进误区。接下来就由国家文物鉴定估价师的小编带您来了解一下这二者的区别都有哪些:
文物
首先从字面上理解,文物这个名词,直到今日,在全世界也都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解释。笔者的看法,这并不是一个很难以解释的名词,只是知识分子们习惯了想要用“详尽”的文字,“囊概一切”式地给出全世界可以适用的定义,这就的确太不容易。要笔者说,文物这两个字,其实已经包含了所有信息,得益于我们中华文字的博大精深,简简单单的两个字已经十分传神。文物,其实就是“由知识份子来认定的文化物质”。文物,必然是文化物质,而文化物质,则未必属于文物,所以,笔者认为这是必须由“知识份子”来认定的。所以,文物的较大价值,就在于其历史文化研究价值,与新旧美丑关系不是特别直接。
PS:再说此处知识份子所指。在太平盛世的年代,文博界的知识份子,当然有很大一部分都是在官方机构服务的了,而官方机构由于其权威性、以及因此而带来的约束性,也能够让这批知识份子相对地比较客观地订立标准。是以,当下文物这个概念,可以说主要是靠官方机构来做出认证的。
是以,由此我们可以简单的得出一个概念,就是,文化物品,其是否属于文物,在每一个国家的定义是不一样的,主要是要靠官方机构来认定。简而言之,就是,官方机构的知识份子们,认定这是一件文物,她就是文物;认定这还不属于文物的范畴,那么就自然是不属于文物的了。
再说古董,古董这个概念,相对来说就比较大,可以说是涵盖了一切过去流传下来之物,只需要有一定时间的沉淀,即可称之为古董。
在不同的人心目中,古董的时间定义也可能会出现小有不同的情况,比如,有部分收藏家,认定清代以前的东西,才算得上是古董,但是也有一部分收藏家,认为民国物件是古董,更有一部分收藏家,认为毛瓷、文革时期的物件这些也算是古董。
古董收藏买的是未来增值潜力,并不适合短时间内买入卖出,短线进出获利空间非常有限,若能以五年、十年的投资角度来操作,会更游刃有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