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三忌
2018-03-05
程建平 济南市博物馆
藏品在收集、交流的过程中,藏品的内在价值往往以价格的形式体现。然而,如果把收藏活动的着眼点单纯放在经济效益上,那就有悖于收藏活动内在的历史、文化意义。仅以收藏品的转手来牟利,就不能称作真正意义上的收藏,而是一种经营。收藏与经营在目的、方式上都有着本质的区别。
真正有志于在收藏领域取得一定成果的爱好者,应当有明确的定位,“宁静以致远”,少受一些时髦思潮的干扰,以免步入以下误区:
1、求全求大。收藏品的意义和价值体现在其历史性、观赏性、文学性等诸多方面。其中最重要的是藏品的历史性,即一件藏品应能在反映一定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生活方面具有日后历史认识意义的功能。从这点来看,可供收藏的选择种类非常广泛。收藏活动常有偶得珍品的意外惊喜,在于有意无意之间,贵在坚持。
2、热衷高价藏品。从收藏的角度来看,藏品价值的高低关键在于藏品本身的内涵质地。有些藏品一时价位并不高,甚至是无底价的东西,由于其反应了某一时代重要的社会生活内容,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反而有着很大的收藏意义。
3、跟风追涨。收藏品升值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有的出于一时的供求关系,是一种商业行为;有的却存在人为哄抬,内含不少虚假的成分。跟风追涨、盲目投资,最终吃亏的还是收藏者。作为一名成熟的藏家,应具备睿智的眼光,这种眼光是藏家自身素质与内在修养的积淀,来源于历史、文化、知识的充实与丰富。“慧眼识宝”,以无形驭有形,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