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收藏市场有哪些乱现象?
2018-06-11
现在我们生活水平不断的在提高,有很多的朋友在经济条线允许的前提下热衷于文物的收藏。我们都知道,我国有着几千年的历史,这些年流传下来的文物不胜枚举。但是文物收藏市场并不是我们想的那么好,那接下来就让国家文物鉴定估价师为您讲一讲文物收藏市场的几个乱现象吧。
窑变穿带扁瓶
1,第一大乱象:没有藏品是“人才”,出书鉴宝赚外快。
不少所谓的古董鉴定专家,很难有自己的藏品;没有藏品的鉴宝人,到处拿别人的“孩子”说事,给收藏颇丰的人做“真伪”鉴定,收费不手软,说话不留情;把一些藏友们忽悠的忘记了一句调侃;
2,第二大乱象:真才行家不出台,闲隐都市桃源外。
真正有才的也是很有鉴识经验的收藏家,很少抛头露面,也不给人做鉴定,更不请人做鉴定,面对藏品,做做学问,收藏领域的媒体效应似乎与他们无关;
3,第三大乱象:古董文物天价买,能买之人内涵菜。
想卖卖不掉,想买买不到,人人都说古董价格一年几翻,和田玉论克卖,比黄金还要贵千倍,你去买就是天价,你要卖没人要,就是垃圾;能买得起的人,也大多是那些没有多少内涵的款爷,喜欢在拍卖会上举牌显派,满足自己片刻的虚荣。
4,第四大乱象:文物价格很是怪,真假新旧倒过来。
真的卖不过假的,老的卖不过新的。新的卖不过原石,这是古玩市场上普片存在的又一笑话。有文化价值,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的古董,居然连一块和田玉籽料都卖不过。
5,第五大乱象:古董文物无人识,真货被人忽悠坏。
面对一件文物,十个鉴定的人就会有十一种说法,谁也不服气谁,自己的鉴识就是真理。最后把一件古董忽悠成了真假难辨的垃圾;就像故宫的展品被人盗出来,都说是全仿,害的小偷一气之下,把国宝当垃圾扔了几件。
6,第六大乱象:鉴定专家处处在,价格明标在门外。
只要给钱!假的也是真的,要是不给钱,真的也是假的。上次鉴定是真的,这次没交鉴定费就是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