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的分类和等级划分介绍
2018-05-15
我国历史悠久,人口众多,拥有着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一些文物都是经过几百年甚至上千年的传承到我们这一辈的。我们对于文物也是有着严格的划分,有些是可以我们经过拍卖等途径买来收藏的,也有些是不允许的。那接下来就让国家文物鉴定估价师,瓷器鉴定师程建平来为我们介绍一下文物的等级划分吧。
康熙青花山水人物纹圆炉
文物虽然五花八门,但是可以按不同的分类标准来进行划分,比如可以按质地划分为铜器、金银器、瓷器、漆器、玉器、工艺品,书画等,也可以按用途,划分为农具、兵器等等。 不光如此,文物还有着等级上的划分!
"文物保护法"规定:古文化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石刻、壁画、近代现代重要史迹和代表性建筑等不可移动文物,根据它们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可以分别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和市级、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可移动文物,分为珍贵文物和一般文物;珍贵文物又可进一步划分为一级、二级和三级文物。而大家经常听到的“国宝级文物”这个提法并不是一个法律上的准确概念,也就是说,珍贵文物只有一级、二级、三级,而没有国宝级一说。
要对文物进行定级,也就是等级上的划分,必须得有一项前提,即文物认定——作为一种判断某物品是不是文物的行政确认行为,这对与文物相关权利义务的确定至关重要,定级只不过是对文物价值所做的进一步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