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鉴别翡翠色
2018-03-05
翡翠是每个消费者所珍爱的高档玉石,享有“玉中之王”的美誉。评价翡翠质量的优劣,一般要从颜色、透明度(即水头或种)、结构(即翠性)、净度、裂隙和加工工艺等多方面来加以判定,其中颜色是评价翡翠质量的极为重要的因素。翡翠的价值与它那赏心悦目、亮丽的色彩有着直接的关系。翡翠的颜色很多,可谓多姿多彩,有绿、红、紫、黄、蓝、灰、白乃至黑色等,其中当以翠绿色最为珍贵。红色与紫色次之。
在对翡翠颜色的评价过程中,主要是对绿色的评价。绿色在翡翠中最富于变化,它千差万别,其色调变化的原因主要是来自翡翠中铬、铁含量的不同。翡翠行业将色分为正色与偏色,并将颜色按照正、阳、浓、均四个方面来评判。正色即色调纯正,它包括四种绿,即祖母绿、苹果绿、秧苗绿和翠绿;偏色是除以上四种以外的绿色,在色谱上偏向蓝、黄等色段,如黄绿、蓝绿、灰绿、青等色,对偏色的评价是以不带灰的为好。所谓“正”就是要翠得纯正不邪、翠绿中不能有任何蓝的感觉。“阳”就是要翠得艳丽、明亮、大方,能充分发挥出自身的光彩。“浓”就是要翠得饱满、浑厚、稳重,但绝非越浓越好。“均”就是要翠得均匀柔和,要与翡翠的底和水相互协调,能充分衬托出翠的华丽来。
总之,翡翠的颜色评价对其价值的高低是至关重要的。越绿(正色)、越透(水头好)、翠性越小(结构细腻)、瑕疵越少、无裂隙、加工工艺精湛的翡翠,是翡翠中的精品,其价值极高,具有很高的收藏、升值与佩戴、欣赏价值。
翡翠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商业价值、审美价值。一方面由于它具有高成本、高风险,另一方面是它生长条件复杂、特殊,产地区域狭小,产量有限,属于不可再生资源,更显其“物以稀为贵”了。俗话说“黄金有价玉无价”,而翡翠又是玉中之冠,其价值就可想而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