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鸡报春晓 丹青抒情怀
2018-03-05
-----------浅谈徐悲鸿绘画作品投资前景
农历乙酉年,为十二生肖中的鸡年。“鸡”与“吉”谐音,人们期待鸡年带来更多的“吉”祥。自古以来,鸡的形象就普遍出现在各类艺术品中。借鸡言“吉”题材的艺术品历来身价不菲。人们在进行艺术品收藏投资的时候,除了关注艺术品本身的价值之外,同时也希望能讨一个“口彩”,因此以鸡为题材的作品往往具有较高的人气。而在书画拍卖市场上,这类作品的受欢迎程度也在与日俱增。
公鸡昂首挺胸,立于大石之上,是中国吉祥图案中历史最悠久的题材之一。以鸡谐吉,以石谐室,寓意“室上大吉大利”。除了与石头搭配之外,鸡与牡丹在一起,意为“富贵大吉”。在许多画家的作品中都可以看到这类题材。以画马著称的近现代艺术大师徐悲鸿描写鸡的作品并不多见,因此在书画市场上炙手可热。在2004年底举行的荣宝秋拍上,徐悲鸿绘制的《竹鸡图》被估价200-300万元,引起了收藏界人士的广泛关注。《竹鸡图》绘制于1943年。当时中国正值抗日战争时期,这幅画被当作国礼经宋美龄之手赠与来华访问的美国副总统华莱士先生。徐悲鸿创作的这幅画笔精墨妙,淋漓洒脱,堪称当时中国最优秀的艺术作品。画面中挺拔雄伟的巨竹,表现了中国人民不屈不挠、不畏强敌的民族气节;威武自信的雄鸡,表现了中国人民勇往直前、抗战必胜的坚定信心。这是徐悲鸿爱国和抗日救国的历史见证,其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都是无与伦比的。这件拍品曾在2000年11月5日的嘉德秋拍中以71.5万元落槌。
徐悲鸿是近现代动物画的高手,大众性题材到了大师的笔下却流露出一股清新之气。其动物画最突出的艺术特点是造型准确,形象真实而又笔墨生动,他始终视形象塑造为第一要义,从不把笔墨的独立价值放在首位。在写实标准与笔墨方法的这种结合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徐悲鸿的动物画题材种类丰富,常见的有马、牛、鹰、猫、鹅、喜鹊、八哥等。在对动物形象的刻画中汲取了西方古典主义、浪漫主义之长,很好地将造型与笔墨协调浑融,使作品具有典型强烈的东方韵味。徐悲鸿的动物画沿袭了中国花鸟画托物言志的传统,有着丰富的精神寄寓。他擅画立马、奔马,无论多少匹,都没有马鞍,没有缰绳,随时可以在宽广的原野上狂奔,其总体精神可以用爱国主义的忧愤与冀望加以概括;以画马著称的徐悲鸿,画鸡也非常有特色,公鸡是徐悲鸿寄托爱国之情的载体之一,他笔下的公鸡,多“怒发冲冠”、 “昂首挺立”,像斗士又像高歌的“代言人”。徐悲鸿通晓中西绘画技法,一生矢志于寻求中西融合的艺术新途,在中国绘画陈陈相因、奄奄一息之际以融会中西的艺术为中国画的现代化铺平了道路,起到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伟大作用。
随着中国经济进一步发展,国内对近现代中国画艺术大师的精品的需求急剧上升,进而推动了价格的飙升,其中徐悲鸿的作品尤为引人注目。笔者曾见过他的一幅奔马图,八十年代中期参加拍卖以28万元成交,十年之后又被拍出了60万元的高价,现今这幅作品的预计成交价在90-120万元之间,其升值幅度令人咋舌。
投资字画,必须把眼光定位在近现代大师级的精品力作上。徐悲鸿被誉为主导中国美术发展史的重要人物之一,他亲手创办了中国美术学院,为中国培养了大批优秀的美术人才。“笔墨当随时代”,抗日战争爆发后他以悲天悯人之笔创作了大量反映人民疾苦的作品,这些作品具体、生动、形象地描绘了中华民族抗日的漫漫征程,抒发了苦难中的人民渴望自由解放的心声,反映了时代特征和鲜明的个人风格。1938年他将在南洋卖画所得的收入全部捐献祖国,救济流离失所的难民,充分体现了他崇高的爱国情怀。徐悲鸿的人品和画品皆为世人所敬重,因此他绘制的作品受到了现今艺术市场的肯定,具有较高的收藏价值和升值潜力。徐悲鸿的作品多数留存于海内外各大博物馆,民间收藏寥若晨星,市面上出现的作品不是很多,“物以稀为贵”的交易法则在目前徐悲鸿的作品价位中初见端倪,这也正是它的升值空间所在。艺术品的最终价格一般是由投资者和收藏家决定的。获得精神愉悦是投资的前提,徐悲鸿的作品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很容易在思想感情上与收藏家引起共鸣,受到精神的洗礼,因此倍受投资者和收藏家的青睐。
基于上述理由,笔者认为收藏和投资徐悲鸿的作品具有非常广阔的前景。
本文已于2005年6月在《山东农机化》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