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一下陶瓷鉴定方法

2019-11-19

陶瓷鉴定,想必大家都不陌生,在如今的社会中,有很多朋友对陶瓷感兴趣并进行收藏。那么对于鉴别宝物的方法您了解多少呢?今天就由国家文物鉴定估价师的小编来为您讲一讲鉴别方法都有哪些吧?

陶瓷鉴定方法

陶瓷

现代科学鉴定法

这种方法在目前属于比较成熟的鉴定技术,并且在国际上已经进入形成了商业运作,是一种比较科学的鉴定技术。现代科学鉴定法也分为几种,有“元素鉴定法”与“热释光”法等。

1.元素鉴定法

元素鉴定法主要是通过X荧光光谱法,对釉面元素含量进行测量来鉴定瓷器质量的方法。各个朝代与各个时期的陶瓷烧制技术中,不同的窑口所采用的釉面配方是各不相同的,烧制出来的陶瓷文物质量也各不相同,从而釉面元素也各不相同,但是不同的窑口烧制出的陶瓷器物在出窑以后,釉面元素即固定起来,随着年代的变迁,釉面的元素含量与质量即具备了不同的特征,釉面元素显示出不同窑口的特征信息,根据不同陶瓷器物釉面元素的组成数据,对照相关的釉面元素数据库中的标准值,能够很快的鉴定出文物的年代与真伪。这种通过科学仪器检测元素含量的方法,检测结果具有较强的客观性,虽然是通过仪器检测,但是其结论仍是不完善的,因为历史遗留的珍稀陶瓷文物数量较少,且具有单一性,造成文物数据收集的缺陷,致使数据库标型的缺乏。由此看来,元素比对无法做为鉴定的核心要素,只能做为鉴定者参考的一部分,不能做为结论的较终依据。

2.热释光鉴定法

这种鉴定方法主要是利用物理方法进行鉴定的一种手段。古陶瓷的材质中,含有大量的矿物晶体,例如石英、方解石及长石等物质,这些晶体在受到光照或者是核辐射时,会积累一定的能量,利用古陶瓷材质的这些特点,对陶瓷样本进行加热,这时样本中的方解石、石英等矿物质积累的能量,通过发光的形式释放出来,能够产生“热释光”的现象,光亮程度与接受核辐射的多少成正比。一件古陶瓷,在窑口烧制时,石英、方解石及长石等矿物原始积累的热释光能量,都已经释放掉,而在保存的过程中,热释光能量重新得到积累。测量热释光信息,与器物保存时间长短也是成正比的,从而能够计算器物的年限。这种检测方法的理论比较可靠,但是老的器物一旦被检测以后,热释光一旦归零,在检测时也容易变成新器,故这种方法也无法做为检测结论的核心要素。

3.陶瓷釉质老化鉴定法

随着时间的推移,陶瓷的釉质会由无序变化向有序变化发展,即脱玻化现象。对陶瓷釉质的成份进行测算,可以得到釉质老化系数,这与陶瓷年限有着直接的关系,从而推算出陶瓷的烧制年代。这与树木的年轮的理论是一致的,所以也形象的称这种现象为陶瓷的“年轮”。这种方法近年来人工进行过试制研究,例如在新品的烧制过程中添加催化剂与改良剂,但是都没有得到理想中的效果。这些仿品的釉面老化系数,用肉眼虽然与真品难以分辨,但是从测试的图谱上分析,相差甚大。由此可知这种老化鉴定法能够抵抗人为的干扰,但是也存在一定的不足,这种方法无法推断出仿品的确切年代,也无法确定烧制的窑口与出产的地区。所以这种鉴定方法的不确定性,导致了鉴定结论的不稳定性,这对于古陶瓷的检测结论,只能做为参考因素之一。